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安徽 > 安徽首页

“直击天气”活动聚焦未来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

【字体:   2016-03-18 11:09:27   来源: 中国天气网安徽站

地球会不会越来越“烫手”、我们会淹没在“水世界”中吗、气候变化离我们有多远?3月16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严登华和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姜彤聚焦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对未来气候变化及影响和应对措施展开讨论。

郑保卫指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对百姓生活影响也很大,所以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很高。很多农民都反映“地不好种了”,因为“该下雨不下雨,该刮风不刮风,该热不热,该冷不冷”,这就是老百姓对气候变化感同身受的认识,即使他们不知道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气候变化是个科学问题,应该多请科学家向公众介绍相关知识,通过传播气候变化知识把科学家与社会公众联系起来,使公众了解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严登华认为,近几十年我国的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但时空分布变化很大,且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多趋势,这对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很大挑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的特征将进一步突出,旱涝频率及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都会进一步加快加重。我国实行的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从流域层面统一调度水资源,即对“上下游、左右岸”的统筹协调。此外,减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理念。

姜彤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科学家根据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得出的、被普遍认可的科学结论。去年12月12日,各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了“历史性”的协议。为了实现全球增温幅度控制在1.5℃至2.5℃的目标,人类社会要采取包括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两方面的努力。对于从2014年5月开始并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姜彤认为其对全球气候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不过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极端气候事件都与厄尔尼诺有关。有研究认为中国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由厄尔尼诺作为主导因素造成关联后果的可能性不到40%,其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由其他因素造成。

此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主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承办。

编辑: 中国天气网安徽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