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安徽 > 安徽旅游 > 安徽特产

天柱山风景区

【字体:   2013-09-11 17:32:37   来源: 中国天气网安徽站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天柱峰似“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面积102.72 KM2,保护区面积304 KM2,分大龙窝、佛光寺、龙潭河、西关寨等八大景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赐封“南岳”称号。隋开皇九年,炀帝扩疆,改称湖南衡山为南岳,但天柱山仍被尊称为“古南岳”。历代帝王或亲自礼祭或遣吏致祭南岳天柱山。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因此天柱山又名皖山,是安徽的源头山。

天柱山是以花岗岩峰丛地貌为主的山岳型景区,既具北山之雄,又具南岭之秀,奇峰、怪石、密洞、幽瀑星罗密布。天柱山因为拥有目前世界裸露面积最大最深超高压变质带,日前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实地验收,有望2011年内荣列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天柱峰海拔1489.8米,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这里有花岗岩第一秘府洞穴――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这里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山不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这里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有天下奇观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有 “华东第一漂”的白马潭漂流。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是三国美女大乔、小乔梳妆的故乡。这里不但引来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也走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也是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的故乡。

天柱山已经成为安徽省继“两山一湖”之后的第二大旅游经济板块,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安徽“三大名山”, 天柱山旅游接待人数的节节攀升。入境地人数成倍增长。2010年天柱山共接待海内外游人229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近10 亿元。

精华景点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全身石骨,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花岗岩洞穴第一秘府――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九井瀑布,跌落成群,美仑美奂;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天柱松、探海松、虬龙松、五妹松等株株风姿绰约。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海拔1489.8米,雄绝险峻,势如擎天一柱,天柱山因此而得名。其顶端有石刻“中天一柱”“孤立擎霄”八个大字,每字五米见方,气势磅礴。

天柱松,破顽石而生,寸土不沾,与石峥嵘,有1500多年的历史,枝桠粗壮强劲地向悬空面伸展,迎风霜而立,颇有王者风范,又称天柱松王。

飞来峰,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整块巨石,顶有一石如天外飞来,称飞来石,飞来峰亦由此得名。

神秘谷,主峰景区的精华景点,由巨石跌落,自然架叠成洞。全长450多米,落差100多米。谷内洞中有洞,上下迂回,左右盘旋,形成“天宫”“地宫”“逍遥宫”“迷宫”“龙宫”。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现存唐至民国题刻400余方,镌有历代达官文豪的诗文真迹,诗、词、文、赋、题记文体兼备,行、草、楷、隶、篆俱全,是一座天然书法展览馆和碑刻长廊。

景区四季

天柱山地属季风北亚热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平均年气温9.5°C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为-2°C,7月份平均气温20.3°C。年平均日照在2000小时以下,年平均雾日在250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最高达1900毫米,一年中最多降水日可达150天左右。6、7月为梅雨期,平均梅雨期24天。

美食推荐

雪湖甜米藕:色如琥珀,藕香淳厚,甜而不贰,酥烂可口。
山粉圆子烧肉:口感粘而不稠、油而不腻、香脆可口。
石耳乌鸡汤:营养丰富,清香可口,清心明目,滋阴润肺。
另有油炸小河鱼、石锅饭、黄泥粉蒸肉等美味佳肴。

特色购物

土特产:天柱剑亳系列名茶,瓜蒌籽,雪湖贡藕,石耳,花菇、笋干、蕨菜、天柱五香干等。
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竹雕、木雕、根雕、盆景等,邮政纪念品、舒席。

编辑: 中国天气网安徽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