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安徽 > 安徽首页

2018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什么

【字体:   2018-03-12 10:50:45   来源: 中国天气网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这一国际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的生效。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主题,世界气象组织的各成员国,每年这一天都要根据当年的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向人们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2018年的世界气象日再过不久就要到了,那么就让世界节日大全为你介绍,2018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什么。

2018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问:2018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什么?

答:2018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Weather—ready,climate—smart”,中文译为:“智慧气象”。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关于2018年世界气象日的致辞

“智慧气象”——这是为2018年世界气象日所选的主题。如果我们再加入“水智慧”口号,就完成了可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循环。

天气、气候和水对公众的福祉、健康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天气、气候和水也具有破坏性。历来,像热带气旋、强降雨、热浪、干旱、冬季风暴和冻结低温等高影响事件一直造成生命和生计损失。然而现今,气候变化正在导致这些事件的强度和频率有所增加。

2018年初始继续着2017年的趋势:极端天气事件在夺去生命并在破坏生计。2017年飓风季节是美国有史以来造成破坏最严重的一季—使得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化为虚有。洪水致使亚洲次大陆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同时干旱加剧了非洲之角的贫困和移民压力。

毫无疑问,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中,环境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领导人最关心的问题,其中包括极端天气、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重大自然灾害、人为环境灾害、以及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失败。极端天气事件被认为是最为突出的风险。

201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年之一,也是没有厄尔尼诺事件的最热年份。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长期气候变化使我们的地球未来会变暖,同时伴有更多极端天气事件,水资源也将受到更多冲击。

我希望所有的WMO会员最终都能做到“天气常备”和“气候智慧”,同时也实现“水智慧”。这对于支持可持续发展、减少灾害风险和气候变化适应的国际议程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通过更好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和协调一致的响应,为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做好准备。为了推进这一目标,WMO正在发布一个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清单,将其作为提高抗御能力的重要实用工具。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应该能够以最为简单易懂的语言为社会各界(从个人到社区再到工商各业以及决策者)准确和及时地提供针对各种事件的服务,包括从临近预报到次季节再到季节性天气和长期气候预测等。

建设抗御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观测网络。为了支持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预报和预警,非常需要一个面向陆地、大气和海洋以及外层空间的广泛观测网络来提供资料。WMO致力于帮助需要升级其观测基础设施的会员,而气候服务的发展可为此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二,应基于预报科学和技术发展,建设社会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抗御能力。过去三十年来由于灾害性天气事件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大幅降低主要归功于天气预报和预警的准确性显著提高以及与灾害管理部门的协调有所加强。

由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今天的5天预报与20年前的2天预报一样好。而且数值预报还在继续发展,并还在支持早期预警。实际上,早期预警是减少灾害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可防止生命损失,还可减少灾害等危险事件造成的经济和实质性影响。

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面临多种灾害风险的人们和社区积极参与到早期预警系统中来,需要促进公众对风险的认识并开展风险教育,需要有效传播信息和预警,并确保将备灾作为一种常态。

为此,WMO与各国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合作,启动了建立全球标准化多灾种警报系统的倡议。我们还积极与“气候风险和早期预警系统”倡议的合作伙伴以及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开展合作,从而帮助最脆弱的群体。

水文服务也是抗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WMO已成为拟于5月举办的全球水大会的主办方之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通过水文服务实现繁荣。

总而言之,WMO旨在填补观测网络的空白,并打破障碍,以便其所有的会员国家和会员地区可提供准确和及时的预报和基于影响的多灾种预警服务,从而促进建设一个对天气、气候和水有抗御能力的社会。

通过这样的行动,本组织将促进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我们将建设一个理想的世界。

我希望所有的WMO会员和参与WMO活动的人们渡过愉快的世界水日(3月22日)和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也希望所有的国家很快就能实现天气常备、气候智慧和水智慧。

作者: 12_anhuizha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