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安徽 > 安徽首页 > 天气要闻

冬季进补,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字体:   2018-11-16 15:04:17   来源: 中安在线  

立冬之后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都在为来年春天养精蓄锐。中医讲究立冬补冬,滋阴补阳,温补养阳,少吃寒性食物,不宜过燥。而且,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一节三候,进补都各有讲究。

  饮食原则:养肺润燥,营养均衡

在冬季选择进补大量温补食品,以抵御冬寒,专家提醒,不要因为气温下降而盲目进补像火锅、牛羊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不可盲目“进补”。《内经》中有“秋冬养阴”之说,由于北方天气冬季干燥,伴着大风天气,还有近些年的雾霾,因此滋阴补阳是最重要的,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糯米、羊肉、梨、猕猴桃等益补的食物,但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饮食搭配:谷菜果肉一个都不能少

粮谷篇:冬季喝热粥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

1.红枣芝麻粥:红枣芝麻粥由红枣和芝麻一起熬制,在冬季的时候,不但是能帮助孕妇补铁,老年人吃了助消化,还能让女性补血。

2.腊八粥:在北方有些地方冬季有熬腊八粥的习惯,传统的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红枣等,谷物繁多,营养丰富,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

3.小米麦仁粥:冬天寒冷,很多有胃病的朋友会感到很不舒服,喝点小米麦仁粥就很好。小米可养胃,麦仁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矿物质等,对于冬季进补都是大有裨益的。

蔬菜篇:冬季进补在温补的同时,也要多食用蔬菜以解滋腻凉燥,达到养阴功效。

1.芹菜:芹菜不仅富含铁离子且有降血压、清血脂的功效,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无毒,而且能促进食欲,有祛痰、降血压的作用。

2.萝卜: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吃萝卜赛人参”。在传统冬季养生中,吃顺应时令的食品最好,冬季正是吃萝卜的好时节,具有清热生津、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好功效。

3.白菜:民谚有云:“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有滋阴润燥、护肤养颜的作用。大白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有温胃益气、驱寒防风的作用。对于胃脘冷痛,腹部怕凉,小腹疼痛,排便不畅有改善作用。也不要因为白菜帮子口感没有菜心好吃就丢弃,其实营养价值也很高,爆炒或是做馅都不错。

4.大葱:大葱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祛寒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发热寒战,头痛鼻塞,咳嗽,咳白痰,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水果篇:从营养学角度,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有益于延缓衰老,预防癌症,而且能够清热解毒、清血抗氧化,维护身体健康。

1.梨子: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清热降火等功能,最适宜于冬季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然而冬天直接吃梨过于寒凉,可以和桂圆、红枣枸杞等炖糖水来喝。

2.苹果: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有补脾气、养胃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而且苹果与百合、枸杞还有银耳一起炖汤,不仅可去除寒凉,还有滋补的功效。

3.猕猴桃:猕猴桃被誉为“维C之王”,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心脏健康,帮助人体消化和微循环,从而提高免疫力;同时也具有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的良好功效。

4.葡萄。葡萄可益气生精,能补益肝肾。

肉类篇:冬季人们惯吃姜母鸭、羊肉炉、山药炖排骨等药膳“补冬”,可补中益气,滋阴补阳。但是吃太多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所以要合理膳食。少吃肥肉,可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鱼肉和羊肉。

1.羊肉:立冬进补首推羊肉,羊肉性温热暖胃,且脂肪和胆固醇也比猪肉和牛肉少得多;中医认为羊肉性热、入脾肾经,有温肾助阳、强腰健骨、补益精血的功效。

2.鸽子肉:俗语说“一鸽胜九鸡”,可见鸽子肉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喝两碗鸽子汤护肝补肾,益气补血,来抵御后面的冬寒。

3.鱼肉:鱼肉不仅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极低,其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2倍,且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冬日进补除了吃一些红肉外,还可以多炖点滋补的鱼汤。冬天鲈鱼肥腴可人,其含有丰富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

作者: 12_anhui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