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安徽 > 安徽首页 > 天气要闻

过敏性鼻炎,咳嗽不断 秋季到底该如何养生?

【字体:   2018-10-19 10:09:31   来源: 39健康网  

秋季容易引发过敏性疾病。该季节空气中飘浮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较多、密度较高、数量较大。在过敏原的作用下,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疾病最易复发。

此外,秋季天气冷热不定,早晚温差较大,还容易引起感冒。感冒是咳嗽的重要诱因,特别是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患者最易因感冒复发加重病情。

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养生最重要。

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容易过度汗出,伤津耗气,如果不注重体质的调理,在正气尚未复原的时候就进入秋燥的季节,容易趁虚伤肺,引发咳嗽。

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养生?今天,小九为大家请来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孟胜喜,让他来跟大家聊一聊秋季养生秘笈。

在秋季,燥咳因其病因的不同,可分为温燥(燥热)和凉燥(风燥),其在治疗上也各有明显差别。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易感受燥热之邪,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咯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常伴有发热和畏寒。

那么,在此阶段自我保健应该做什么?

防寒保暖:秋天是天气冷热交替之时,要及时添加衣物,防寒保暖。人们常说秋季要冻一冻,但是秋冻不是任何人都适宜的,尤其对于年老体弱的人,不要盲目秋冻,该添衣服时就要及时加衣。秋季还特别需要注意颈部的保暖,注意防止感冒。

生活有规律:人的体质虚弱与休息不足有很大关系。秋季宜早卧早起,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调节饮食:应合理调节饮食,多食富含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秋季可多吃些滋阴润肺的水果、蔬菜。天气转凉的时候,要少吃寒冷的食物。咳嗽时的饮食更加要注意。忌食海鲜,如虾、蟹、鱼等,以免加重咳嗽。忌食肥甘油腻之品,如油炸、煎烤食品,动物内脏等,少食花生、腰果等坚果类食物;少食甜腻食物,如奶油糕点等。以上食物易助湿生痰,损伤脾胃。

自我保健中不应该做什么?

不要乱服润喉片。因为润喉片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的作用,在口腔无炎症时经常含服会使黏膜血管收缩,引起黏膜干燥破损,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不要乱用止咳药。由于秋季燥咳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常被误诊为普通的咳嗽而错误地使用止咳药。

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可直接抑制位于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药,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达到止咳作用。常见的有苏黄止咳胶囊、强力枇杷露、肺力咳等。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还会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不要乱服感冒药。秋季燥咳由于其表现和感冒极相似,常常被误诊为感冒。其实,秋咳属于秋天的燥邪侵犯人体所致,还只属于一种外感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乱服感冒药、抗生素等,这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加严重。

不要不分“温凉”乱用药。秋季燥咳按照病因,可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温燥的症状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其症状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润肺止咳。

自我保健应当注意什么?

注意防寒。初秋往往早晚凉中午热,如果清晨出门穿件比较适度的“厚衣”,到中午就会太热或出汗,一冷一热极易感冒。主张入秋后早晚凉时穿两件上衣,以便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有利于预防感冒引发的咳嗽。

注意饮食。秋季燥邪当令,所以一般秋季食养主张“减辛增酸”,多吃些酸味甘润的果蔬。但应切记,秋食瓜果应适度,不要像夏季一样过食。“秋瓜坏肚”,就是说立秋以后如果再继续生食大量瓜类,容易引发胃肠疾病。特别是脾虚患者更应注意护胃。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脾与肺是母子相生关系,因此,脾主健运正常才能保证肺主气、宣发肃降功能正常。

注意防过敏。秋季是植物的花粉旺盛期,特别是在多风干燥天气,空中花粉浓度会更高。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尽量不要到杂草丛生、野花遍野的环境中游玩。


作者: 12_anhuizha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